12月2日至4日,美國在加州高規格舉辦了第九屆里根國防論壇(Reagan National Defense Forum)。論壇邀請了很多軍方的現役將領和退役將領、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成員以及一些美國盟國的國防部長出席。
其中,受邀參會的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發表了一段很精彩的言論,他是這樣講的:“雖然新加坡支持美國戰略再平衡和參與亞太地區事務,但是正當亞洲國家在簽署由中國主導、貿易額達26萬億美元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之際,美國卻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(TPP),這讓各界認為美國反對多邊主義。”“我認為,美國作為一股穩定力量,在亞洲增強軍事力量是出自正義,這是一件好事,我們也會支持。我們認為美國可以做得更多的是,像過去一樣建立一個經濟框架,如潮水般托起所有小船……”
眾所周知,新加坡被視為東盟的“大腦”,它的外交大政方針可以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整個東盟的觀點立場,尤其是東盟內部“親美派”的立場。而黃永宏的這段表述十分精準地點出了東盟“親美派”認知下拜登政府印太戰略的痛點——沒有一個經貿框架協議做實質性支撐。
2021年9月16日,中國政府正式宣布申請加入CPTPP(《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》)。CPTPP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TPP(《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》),最早由奧巴馬政府發起,意欲打造一個2.0版的WTO,重新將中國排除在世界核心經濟供應鏈之外。七八年前,TPP曾經是一個非常熱門的國際政治話題,每當風吹草動之時都會占據各大媒體的版面。
出于抗衡TPP、鞏固與周邊國家貿易關系的考量,中國同期全力加速了RCEP(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)的談判進程。TPP和RCEP的成員國有相當部分是重疊的,只不過前者沒有中國,后者沒有美國。打個不恰當的比方,有點像中美各自搭了一個平臺邀請小伙伴們來玩;周邊小伙伴們則雙線并行,待價而沽,哪個對自身有利就多推動一下哪個。
2022-12-09 16:51:55
2022-12-09 11:33:45
2022-12-09 10:00:43
2022-12-09 17:36:24
2022-12-09 11:07:13
2022-12-09 10:38:46
2022-12-09 10:18:00
2022-12-08 17:28:43
2022-12-08 17:44:05
2022-12-08 10:42:21
2022-12-08 10:59:51
2022-12-08 11:21:36
2022-12-08 10:28:44
2022-12-08 10:13:00
2022-12-08 11:10:44
2022-12-07 17:44:38
2022-12-07 16:34:00
2022-12-07 14:00:04
2022-12-07 14:14:16
2022-12-07 09:36:12
2022-12-07 10:40:23
2022-12-07 09:44:48
2022-12-07 10:21:47
2022-12-06 16:11:46
2022-12-06 17:01:00